第九十一章 甄嬛参与政事
书迷正在阅读:被师尊拒绝后,病娇徒儿黑化了、重生后斗破侯府,世子缠吻我做主、池鱼无珠、倚天屠龙记:张无忌之再续前缘、炮灰: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、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、国运求生:娇弱的我靠幸运值带飞、崩坏:格蕾修的梦幻旅程、神魔之念、人在民国,从巡警到最强军阀
天气渐热,年世兰的身孕到了四个月,小腹微微有些凸起。 她闲不住,每日必要在景仁宫待上大半日。 趁着午后有食欲,绣夏做的一碟子山药糕被年世兰和灼华二人抢完了。 灼华没抢到最后一块糕点,坐在一旁哀声叹气。 【这日子一日一日的真没意思,难怪嫔妃之间要宫斗,不找些事,做人都要发霉了。】 【瞧瞧这两个人,一个不是看书就是练字,另一个整日和我抢吃的。还有个弘晟这个倒霉蛋,他一个不到三岁的娃,竟然被大清巨人拉去上书房了。】 【天呐!你们真的不能找些好玩的玩吗?要不你们继续斗啊,我还挺想看的。】 【有没有人会玩叶子牌的,对了,麻将。这个我老熟了。等着马上搞出来。】 江福海和周宁海如今被灼华磨成了全能选手,二人上能搭秋千做木车,下能编花环。 春日百花开,灼华已经收到了所有花的花环。 皇上舍得让花房送花,二人舍得辣手摧花。 若不是鲜花枯萎太快,灼华的花环可以挂满一面墙,更可以每日不重样的换着戴。 见灼华又来找他们,二人知道又来活了。 养心殿 苏培盛在殿外走来走去,听着正殿里茶盏接连破碎,硬着头皮进去收拾。 他出来时,身上已经被汗水打湿了。 甄嬛下了软轿直奔苏培盛而来。 苏培盛擦着汗,连忙迎上去:“哎呀!娘娘您可算来了。” “出什么事了?” 苏培盛边领着路,边想着:“似乎是关于敦亲王的奏章。” 甄嬛问他:“你可知奏章上写了什么?” “似乎是请封的奏章。” 甄嬛脸色变换,心中下定了决心。 景仁宫的宫人忙成一片,灼华坐在秋千上晃着,身边坐的的是温宜。 闲静的日子被御前的小太监打断了,他匆匆的来,跟江福海交头接耳了两句后,又匆匆走了。 正殿内 宜修和曹琴默陪着年世兰打叶子牌。 因为人不够,特意拉了欣嫔一起来,安陵容闲来无事在一旁跟着学。 “赢了赢了,给银子。” 欣嫔笑得伸手,她这把手气极好,刻意让着年世兰还是赢了。 年世兰把银子向她面前一推,从颂芝那里又拿了一把放上桌。 连输两局,她忍不住放下豪言壮语: “这把本宫一定赢,要是本宫不赢,一定是你们俩出假牌了。” 一局开了一半,江福海进来通报,他的身后跟着狗狗祟祟的灼华。 “皇后娘娘,御前来人说皇上在养心殿生了大气。” 宜修微微抬眼:“哦?可说是因为何事了?” 江福海摇头:“不曾。” 年世兰不甚在意,她正在兴头上,也怕宜修撂下她跑了,连忙开口接话。 “他生气的时候少嘛!你自己算算他都生多少气了。没事,咱们玩咱们的,他生他的气,又短不了我们的吃喝。” 欣嫔欣然同意,继续出牌。 宜修点头后让人退下了下一瞬,灼华的心声传来了。 【有点熟悉,剧情里肯定是有老登生气的戏份的。】 【只是我一时想不起来。已经五月了。我记得老登在冷的时候该生气的,当时是因为敦亲王给温僖贵妃请封一事生气的。】 【我还记得皇阿玛说温僖贵妃当年死的难堪。到底是怎么个难堪法啊?】 几人一边听,一边继续玩叶子牌。 安陵容聪明,见人打了两局就学会了。 她坐在年世兰身边,眼见年世兰要输,连忙伸手教她出牌。 手里牌越来越少,年世兰脸上笑容越来越多,最后一张出去后,她忍不住大声笑。 “本宫可真聪明。顺贵人也不赖。咱们两个双剑合璧天下第一。” 灼华从一旁露出头看着,牌上的花型与现代不一般,她看不懂便没有兴趣。 她仔细回想原剧情,在脑海里将经典场面一一复刻,顿时笑得嘎嘎的。 【我想起来了,皇阿玛生气时,是嬛嬛去哄的,结果皇额娘去晚了,她到的时候嬛嬛已经在里面了。】 【回来后把自己气到了,可忌惮嬛嬛了。】 【这事就是引发皇额娘对嬛嬛不满的原因,也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较量。】 【苏妃不地道。皇上生气你不请皇后反而请宠妃,不是膈应中宫的嘛!】 【我有些想不通,老登板着臭脸,生气时,脾气跟茅坑里石头一样又臭又硬,为啥子你们一个两个还想往上凑?】 【难道这就是真爱?】 宜修眼眸轻闪,四个人围着桌子又开了一局。 养心殿 皇上为敦亲王请封一事气的不行,甄嬛进去后,皇上递给她一本奏折。 “你自己看看,允锇既然这样大胆。” 有了之前为皇上出主意之事,甄嬛很自然接过奏折。 “他要皇上追封他的生母,温僖贵妃为贵太妃,并迁入先帝妃陵。” 甄嬛不可思议,敦亲王已经狂妄到如此地步了吗? “温僖贵妃是先帝的嫔妃,虽然早死,追封亦在情理之中,只是温僖贵妃当年死的难堪,先帝爷下旨不许葬入妃陵。” 眼见皇上越发烦躁,甄嬛一点一点分析利弊。 半日的功夫,成功哄好皇上,夜间被皇上留下侍寝。 甄嬛参与政事一事很快传遍后宫。 嫔妃里除了齐妃酸了几句外,并无人多言。 太后得知此事,寻来皇上。 “皇帝要留下贵妃的孩子哀家已经同意了,贵妃如今也称的上贤德,可皇帝让莞嫔参政一事实属不妥。” 皇上对甄嬛感情渐深,况且,甄嬛此事确实想的周到。 见太后对甄嬛不满,皇上替她开口。 “追封太妃一事不算朝政,况且莞嫔聪慧。皇额娘已经知道追封一事了,可准许儿子追封?” 知道皇帝有意替莞嫔开脱,太后虽有气,但还是忍住了。 “为何不允,这功夫是做给活人看的,死人又如何得知,只要皇帝所做的事有利于朝政,哀家不会在乎一己荣辱。” 皇上沉下脸不再说话。 他所盼望的母爱,这辈子都未曾得到过。 他想着,追封一事委屈了太后,若她不允,自己也可另想法子。 可她不在乎,她在乎的只有朝政,和她的老十四。 当日夜间,皇上以为太后祝祷祈福安康为名,为诸位太妃加一尊号的旨意颁发下来。